11月27日,安永发布的2025年《中国内地和香港IPO市场回顾及展望》报告显示,截至11月26日,A股市场共有97家企业首发上市,融资额约为1000亿元。安永预计,2025年全年A股市场将有超过100家企业首发上市,融资额超过1100亿元。
“2025年,A股IPO数量与融资规模,预计较2024年均实现小幅增长。但A股IPO核心已从过去的数量驱动,全面转向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导向、以制度包容性为支撑的高质量发展新范式。”安永指出。
安永报告显示,2025年A股的IPO行业结构上,工业、科技和材料行业在IPO数量方面位列前三,合计占全年IPO总量的86%。同时,在筹资额方面,工业、科技和能源行业位居前三,共占全年总筹资额的78%。
“汽车行业作为重要的支柱产业,其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得到政策支持,2025年上市的IPO中,有三成左右的企业属于汽车行业上下游企业,如汽车零部件、汽车电子系统的企业。”安永指出。
与此同时,安永进一步指出,截至11月26日,2025年共有199家企业首次申报IPO,年中6月交表公司数量达到高峰。其中,IPO交表企业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、高端芯片等科技行业。
安永大中华区审计服务市场联席主管合伙人汤哲辉在发布会上表示:“纵观过去五年,A股IPO市场完成了从‘规模扩张’向‘质量优先’的转型。在经历2021年高位运行后,市场通过阶段性调整实现了结构优化,标志着已进入一个更加成熟的发展阶段。”

值得一提的是,在IPO回报方面,安永表示,2025年,A股IPO发行市盈率创近五年新低。在“827”新规、新“国九条”等政策的影响下,近两年新股发行市盈率持续明显下滑,逐渐回归理性。
“截至11月26日,2025年A股IPO市场未出现破发,平均首日回报率为253%,与2024年持平,并列近五年榜首。”安永表示。

此外,安永数据显示,按地区计,IPO数量方面,2025年(数据截至2025年11月26日)上半年江苏排名第一,合计共有24家。广东紧随其后,有18家;浙江排名其次,有14家;上海排名第四,有6家;山东和安徽并列第五,均有5家。
安永表示,江苏、广东、浙江、上海、山东、安徽的IPO总数量,共占今年IPO总数量的近74%。
IPO融资额方面,福建排名第一,IPO融资额为214.13亿元。广东、江苏的IPO融资额均超过150亿元,分别有173.48亿元、158.74亿元。浙江的IPO融资额为114.3亿元。上海今年的IPO融资额为48.78亿元。
安永指出,福建、广东、江苏、浙江和上海的IPO融资额,占总融资额的71%。

此外,值得一提的是,安永报告显示,2025年(11月26日后数据根据公开数据及安永估算),香港交易所IPO融资额创下近五年第二高纪录,仅次于2021年,并时隔四年再度突破2000亿港元大关。
以美元计,安永报告显示,港交所以全年360亿美元的融资额,在全球交易所融资额排名中位居第一。
“今年港股市场的融资表现主要受益于大型IPO项目,其中来自内地的A股上市公司成为推动筹资规模增长的重要力量。2025年,内地企业数量和筹资额分别占港股总量的88.5%和83.5%,继续主导香港IPO市场。”安永表示。
展望2026年,安永指出,预计A股IPO发行将逐步恢复常态,但并非简单回归以往的高速扩容,而是在市场承受能力范围内的有节奏“新常态”化发行。宏观环境、市场资金和拟上市企业质量将成为影响IPO发行节奏的重要因素。
“其中,北交所已成为当前IPO申报和辅导备案的主力,2025年受理的辅导备案企业中,接近六成的企业披露在北交所上市的计划。”安永表示。